【翡翠種水等級完整解析】圖文一次看懂:豆種到玻璃種差在哪?怎麼挑才不踩雷
選翡翠時,是不是常聽到「種水」這個詞,卻不太確定它到底指什麼?
比起顏色這種一眼就能分辨的條件,「種水」其實才是真正決定翡翠價值的靈魂關鍵。
這篇文章,我們不講理論、不講學術,帶你用最直覺的方式,看圖、比對、掌握翡翠從豆種到玻璃種的等級差異。只要幾分鐘,讓你買玉不再心虛,看得懂,就買得值。
種是翡翠的骨架,水是它的靈氣
「種」可以理解為翡翠內部結構的細緻程度,影響整體質感。
「水」則是透明度,也就是大家常說的通透感。兩者密不可分,越細緻、越通透的翡翠,自然越吸睛、越有價值。
一塊「種水好」的翡翠,在自然光下會呈現出一種特有的光澤感,甚至有時像冰一樣閃亮。
一圖看懂翡翠6大種水等級
從最基礎的豆種,到收藏家追捧的玻璃種,中間每一個等級都有其特徵。

這張圖是全篇重點,看圖比對,比背公式還快。建議收藏起來。
各種翡翠的特性與挑選建議
1. 豆種:不透光、價格親民
- 顆粒粗,結構鬆散,看起來乾澀。
- 適合預算有限、想入門嘗鮮的買家。
2. 糯種:半透明、有潤感
- 結構比豆種緊密,光澤提升不少。
- 是市場主流,CP 值高,好搭配。
3. 細糯種 / 糯化種:質感進階
- 「細糯」像牛奶底,「糯化」則開始出現通透感。
- 兩者是從消費級邁向精品級的分水嶺。
4. 冰糯種:冰感初現,質感明顯升級
- 在光線下有水潤感,結構乾淨。
- 很多精緻款式會選用這個等級製作。
5. 冰種:清澈如冰,高價起跳
- 結晶極細,光線穿透力強,帶剛性光澤。
- 適合送禮、收藏、有保值需求者。
6. 玻璃種:極品中的極品
- 幾乎全透,亮度高,有時會出現螢光效應。
- 罕見、稀有、昂貴,是翡翠界的夢幻逸品。
三招判斷翡翠種水,不靠猜
- 自然光觀察:在白天戶外看它的通透與光澤,最真實。
- 手電筒測水頭:用聚光燈從側面照,看光暈擴散程度。
- 重量與手感:真翡翠密度高、手感冰涼,有壓手感。
種水 vs. 顏色:該怎麼選?
想買到一塊不後悔的翡翠,有個小心法:
預算有限時,選種水好於選顏色。
因為沒有好種水,顏色再綠也難有靈氣。
搭配下圖,一目瞭然:

想更深入了解翡翠專業術語和鑑定技巧?推薦閱讀【玉石行家必懂】20個翡翠專業術語完整解析,掌握專業詞彙,讓你在選購時更有底氣!
FAQ|你可能也想問
Q1: 豆種和糯種怎麼快速分辨?
豆種顆粒粗,像砂糖;糯種表面滑順,像煮熟的糯米湯。
Q2: 冰種和玻璃種差在哪?
玻璃種透明度更高,幾乎看不到結構,價值遠超冰種。
Q3: 種水可以後天變好嗎?
天然 A 貨不行,會變的是 B 貨(經過酸洗+注膠),看起來漂亮但沒價值。
小結|看懂種水,就不怕選錯
種水是翡翠的底子。只要搞懂結構與通透度這兩件事,選購就有底氣。
下次遇到漂亮的翡翠,別只看顏色,先從種水下手,才是真玩家。